返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稻

汉语字典「稻」详细解释释义

稻基本解释

【 稻 dào 】


dào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称“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有水稻、旱稻之分。通常指水稻:稻子。稻草。稻米(亦称“大米”)。稻糠。

稻详细解释

【 稻 dào 】


dào
【名】
(形声。从禾,舀(yǎo)声。本义:水稻)同本义〖rice〗
其谷宜稻。——《周礼·职方氏》
浸彼稻田。——《诗·小雅·白华》
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温暖气候下广泛栽培,种子用作人类主食,谷壳和其它副产品可饲养家畜,稻秆用来造纸。分水稻和旱稻,通常指水稻。子实叫谷子,碾制去壳后叫大米。有糯稻、粳稻、籼稻之分。古以粘者为稻,不粘者为粳

稻草
dàocǎo
〖ricestraw〗脱粒后的稻杆
稻草人
dàocǎorén
〖scarecrow〗稻草扎的人,比喻无实际本领或力量的人
稻谷
dàogǔ
〖paddy;rice〗脱粒未碾的稻子
稻田
dàotián
〖paddy;ricefield〗生长水稻的水田
稻子
dàozi
〖rice(paddy)〗〖口〗∶稻谷

稻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禾字部】 稻;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857第29(点击查看原图)【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杜皓切,?音道。【說文】稌也。【韻會】有芒穀,卽今南方所食之米,水生而色白者。【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稻曰嘉蔬。【詩·豳風】十月穫稻。【周禮·地官·稻人】掌稼下地。【疏】以下田種稻,故云稼下地。【史記·夏本紀】禹令益予衆庶,稻可種?濕。【爾雅翼】稻,米粒如霜,性尤宜水,一名稌。然有黏,有不黏,今人以黏爲稬,不黏爲秔。又有一種曰秈,比於秔小,而尤不黏,其種甚早,今人號秈爲早稻,秔爲晚稻。【六書故】稻性宜水,亦有同類而陸種者,謂之陸稻。記曰:煎醢加於陸稻上,今謂之旱稜。南方自六月至九月穫,北方地寒,十月乃穫。 又姓。【何氏姓苑】今晉陵人。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琅琊郡有稻縣。 又【集韻】土皓切,音討。秔也。關西語。 又叶徒苟切。【詩·豳風】十月穫稻,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又叶徒故切,音度。【易林】蝗齧我稻,驅不可去。實穗無有,但見空藳。

最新字典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