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稹

汉语字典「稹」详细解释释义

稹基本解释

【 稹 zhěn 】


zhěn
(草木)丛生。
古通“缜”,细密:“稹理而坚。”

稹详细解释

【 稹 zhěn 】


zhěn

(形声。从禾,真声。本义:草禾丛生)
同本义〖luxuriant〗
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毛传:“苞,稹。”郭璞注:“今人呼物丛致者为稹。”
通“缜”。细密〖fineanddense〗
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阳也者,稹理而坚;阴也者,疏理而柔。——《周礼·考工记》。郑玄注:“稹,致也。”

稹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禾字部】 稹;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857第25(点击查看原图)【唐韻】【韻會】之忍切【集韻】【正韻】止忍切,?音軫。叢緻也。又聚物也。【爾雅·釋言】苞稹也。【疏】物叢生曰苞。齊人名曰稹。郭璞曰:今人呼叢緻者爲稹。【郭璞·江賦】橉杞稹薄。【註】稹,稠穊也。 又【廣韻】側鄰切【集韻】之人切,?音眞。義同。 又音奠。【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凡斬轂之道,必矩其隂陽。陽也者,稹理而堅。隂也者,疏理而柔。【註】陽木文理緻而堅。鄭司農云:稹,讀爲奠祭之奠。 又【集韻】亭年切,音田。木根相迫也。與槇同。 又?眠切,音邊。籬上豆。與?同。考證:〔【周禮·輪人】凡斬轂之道,必矩于隂陽。〕 謹照原文于改其。

最新字典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