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稺

汉语字典「稺」详细解释释义

稺基本解释

【 稺 zhì 】


zhì
古同“稚”。

稺详细解释

【 稺 zhì 】

稺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禾字部】 稺;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857第26(点击查看原图)【唐韻】【集韻】直利切【正韻】直意切,?音治。【說文】幼禾也。【廣韻】晚禾。【詩·魯頌】稙稺菽麥。【註】後種曰稺。 又【增韻】凡人物幼小皆曰稺。【詩·鄘風】衆稺且狂。【傳】幼稺。【史記·五帝紀】舜以夔爲典樂敎稺子。【鄭註】國子也。 又【五音集韻】直離切,音馳。幼也。 一曰自驕矜貌。【管子·重令篇】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饑色,而工以雕文刻鏤相稺也,謂之逆。【註】稺,驕也。 又【正字通】叶賄韻。【詩·小雅】無害我田。稺,叶下火。火,音毀。 【集韻】亦作稚??。考證:〔【詩·衞風】衆稺且狂。〕 謹照原文衞風改鄘風。

最新字典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