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附庸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附庸

词典「附庸」详细解释释义

附庸详细解释

【 附庸 fu yong 】

  • 指附属于诸侯大国的小国。

    《诗·鲁颂·閟宫》:“锡之山川,土田附庸。” 郑玄 笺:“赐之以山川土田及附庸,令专统之。”《礼记·王制》:“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诸侯曰附庸。” 郑玄 注:“附庸者,以国事附於大国,未能以其名通也。”《北史·周纪上·太祖文帝》:“立 萧詧 为 梁 主,居 江陵 ,为 魏 附庸。” 聂绀弩 《季氏将伐颛臾》:“现在还嫌财发得不够,又要去打劫那附庸 顓臾 ,使得 顓臾 和本土的许多人民都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 喻指尚处于弱小幼稚阶段而未能发展成完美独立的事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六义附庸,蔚成大国。”

  • 喻指处于次要地位的、从属地位的。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谈诗·以诗存人》:“文坛耻説为偏将,酒国甘居是附庸。” 徐迟 《地质之光》:“把持 中国 学术机关,使之成为外国学术机构的附庸。”

  • 附属依托。

    唐 沉亚之 《谪掾江斋记》:“然则吾以为肝者,胆附庸其中。”

  • 附庸例子

    【 附庸 fu yong 】

    1、不应把人的因素看成是经济体制的附庸.
    2、 猛一瞧,在巴格狄玛格斯王所统治的这个附庸小国,比起我自己那地方的情形来,一切都似乎是达到了繁荣发达的极点。
    3、 妇女不再是附庸
    4、 文学批评不是文学的附庸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