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死罪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死罪

词典「死罪」详细解释释义

死罪详细解释

【 死罪 si zui 】

  • 亦作“ 死辠 ”。应该判处死刑的罪行。

    《左传·昭公二年》:“有死罪三,何以堪之?不速死,大刑将至。”《史记·太史公自序》:“为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天下应犯死罪者,特降从流。”

  • 旧时请罪或道歉时用的套语,表示罪过很重。

    《汉书·卫绾传》:“上问曰:‘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病。’” 宋 叶适 《赵孺人墓铭》:“﹝ 楼氏 ﹞白其姑曰:‘奴死罪,不应著此下见先舅。’”

  • 用作表章、函牍中的套语。

    汉 许冲 《上<说文解字>表》:“臣 冲 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辠死辠。”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臣 植 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晋 卢谌 《与司空刘琨书》:“故吏从事中郎 卢諶 ,死罪死罪。”

  • 死罪例子

    【 死罪 si zui 】

    1、谋杀是死罪
    2、 "根据刑法规定,谋杀可判死罪。"
    3、 迈密勒斯王子听到要把母亲问成死罪,悲伤羞愧得突然死去了。
    4、 死罪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