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意况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意况

词典「意况」详细解释释义

意况详细解释

【 意况 yi kuang 】

  • 亦作“ 意况 ”。内容。

    《魏书·术艺传·殷绍》:“ 太安 四年夏,上《四序堪舆》,表曰:‘…… 法穆 时共 影 为臣开述九章数家杂要,披释章次意况大旨。’”

  • 情态;情趣。

    唐 舒元舆 《录桃源画记》:“左右有书童玉女,角髮而侍立者十二,视其意况,皆逍遥飞动。” 明 高攀龙 《三时记》:“八日蚤起,独步山薄中,或登高而眺,或临水而坐,悠然於无人之境,别有一种意况。”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却病》:“病形将见而未见,病态欲支而难支,与久疾乍癒之人,同一意况。”

  • 见“ 意况 ”。

  • 意况例子

    【 意况 yi kuang 】

    1、"那宝玉亦在孩提之间,自天性所禀来的一片愚拙偏僻,视姊妹弟兄皆出一,并无亲疏远近之别"
    2、 这 种 情 确 实 使 他 们 无 法 认 真 关 注 过 去 一 年 中 本 来 场 次 就 很 少 的 音 乐 演 出,这 一 年 是 暗 淡 的 一 年 , 既 没 有 出 现 新 的 、 有 创 造 力 的 天 才 , 甚 至 连 差 强 人 、 稍 微 有 点 独 创 性 的 音 乐 次 品 都 没 有 。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