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乙科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乙科

词典「乙科」详细解释释义

乙科详细解释

【 乙科 yi ke 】

  • 古代考试科目的名称。

    汉 时博士弟子射策甲科,补郎中,乙科补太子舍人。《汉书·儒林传序》:“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 唐 宋 后进士皆有甲乙科。《新唐书·韩休传》:“ 休 工文辞,举贤良……与校书郎 赵冬曦 并中乙科,擢左补闕。”《文献通考·选举一》:“自 武德 以来,明经唯丁第,进士唯有乙科而已。” 清 周春 《辽诗话·杨晳》:“﹝ 杨晳 ﹞擢进士乙科,仕至宰相枢密使。” 明 清 称举人为乙科,进士为甲科。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七四:“登乙科则亡姓氏,官七品则亡姓氏。”

  • 乙科例子

    【 乙科 yi ke 】

    1、拉特隆耐久压烫整理法(用二羟甲基撑脲和催化剂硝酸锌的一种延迟焙烘整理法,美国累特公司开发)
    2、 至于中国语文和英国语文(课程),考获E级或以上成绩的考生分别占全体学校考生的64.8%及61.5%(一九九八年则是62.4%及60.3%)。
    3、 至于会考中国语文和英国语文(课程),考获E级或以上成绩的学校考生分别占全体学校考生的66.9%及67.8%(二零零零年则是66.1%及64.6%)。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