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脰

汉语字典「脰」详细解释释义

脰基本解释

【 脰 dòu 】


dòu
脖子、颈。

脰详细解释

【 脰 dòu 】


dòu
【名】
(形声。从肉,豆声。本义:脖子)
同本义〖neck〗。又如:脰鸣(用颈项鸣叫)
“脰”假借为“头”,头颅〖head〗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咽喉〖throat〗
咽,咽物也,…青、徐谓之脰,物投其中,受而下之也。——《释名·释形体》

脰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下】【肉字部】 脰;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985第02(点击查看原图)【唐韻】徒?切【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音豆。【說文】項也。【玉篇】頸也。【博雅】脰,項也。【左傳·襄十八年】兩矢夾脰。【註】脰,頸也。【史記·田單傳】自奮絕脰而死。【註】脰,頸。齊語也。 又脰鳴。【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以脰鳴者。【註】脰鳴,鼃黽屬。 又鳥名。【爾雅·釋鳥】燕白脰烏。【疏】白項而羣飛者謂之燕烏。燕烏,白脰烏也。 又【博雅】脰,錯也。【又】饌也。 又【韻補】叶音覩。【柳宗元·牛賦】牟肰而鳴,黃鍾滿脰。抵觸隆曦,日耕百畝。畝音姥。 又叶音渡。【揚雄·羽獵賦】角搶題注,?竦讋怖。魂亡魄失,觸輻關脰。

最新字典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