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橦

汉语字典「橦」详细解释释义

橦基本解释

【 橦 tóng 】


tóng
古书上指木棉树。

chuáng
古代指旗杆、桅杆等。

橦详细解释

【 橦 tóng 】


tóng
【名】
木名,即草棉,梧桐木〖levantcotton〗,一种多年生木本棉花,生长于中国云南省,其花瓣可织成布。如:橦华(橦花。木本棉花);橦布(橦花布)

橦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橦;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554第23(点击查看原图)【唐韻】【韻會】【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音同。木名。花可爲布。【左思·蜀都賦】布有橦華。【張揖曰】橦華柔脃,可績爲布。出永昌。 又【唐韻】職容切,音鍾。義同。 又【類篇】木一截也。唐式,柴方三尺五寸曰一橦。 又【集韻】昌容切,音?。陷陣車也。本作?。【晉書·宣帝紀】輴櫓鉤橦,發矢石雨下。 又【說文】【唐韻】宅江切【集韻】【韻會】傳江切,?音幢。【說文】帳極也。【玉篇】竿也。或作幢。【張衡·西京賦】都盧尋橦。【李善註】都盧國人,體輕善緣。○按本字音幢,本賦音同,下與鋒、逢叶。《五經字樣》云本音同。今借爲木橦字。 又【正韻】助莊切,音牀。義同。 又【博雅】刺也。

最新字典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