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蒉

汉语字典「蒉」详细解释释义

蒉基本解释

【 蒉 kuì 】


(蕢)
kuì
古代用草编的筐子,一般用来盛土:“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

(蕢)
kuài
古书上指赤苋菜。
姓。

蒉详细解释

【 蒉 kuì 】



kuì
【名】
(形声。从艹,贵声。本义:草编的筐子)同本义〖strawbasket〗
以一蒉障江、河,用没其身。——《汉书》

蒉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蕢;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047第67(点击查看原图)〔古文〕?【唐韻】【韻會】?求位切,音匱。【說文】草器。【論語】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 又山名。【前漢·高帝紀】沛公引兵繞嶢關,踰蕢山。 又【集韻】苦怪切,音喟。菜名。【爾雅·釋草】蕢,赤莧。【註】今莧菜之有赤莖者。 又與?通。【禮·禮運】蕢桴而土鼓。【註】蕢讀爲?,聲之誤也,謂摶土爲桴也。 又姓。【禮·檀弓】公使人弔蕢尚。考證:〔【爾雅·釋草】蕢,赤莧。【註】今莧菜之有赤根者。〕 謹照原文赤根改赤莖。

最新字典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