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鼹

汉语字典「鼹」详细解释释义

鼹基本解释

【 鼹 yǎn 】


yǎn
〔鼹鼠〕哺乳动物,长十余厘米,毛黑褐色,趾有钩爪,善掘土,白天住在土中,夜晚捕食昆虫,也吃农作物的根。俗称“地排(
p僴 )子”。

鼹详细解释

【 鼹 yǎn 】



yǎn
【名】
鼹鼠〖mole〗,穴居哺乳动物,属鼹科(Talpidae),主要产于欧亚、北美的温带,细小的眼上常蒙着皮肤,小耳隐在毛里,毛皮柔软而有光泽,有坚强善跳的足。如:鼹鼠饮河(喻指欲望不大,极易满足);鼹肠(田鼠的细小肠子。用以比喻度量狭小)

鼹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下】【鼠字部】 鼹; 康熙笔画:23; 页码:页1529第25(点击查看原图)【正字通】同鼴。【本草】一名田鼠。一名鼢鼠。一名隱鼠。【李時珍曰】田鼠偃行地中,能壅土成坌,故得諸名。詳鼴字註。

最新字典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