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瑒

汉语字典「瑒」详细解释释义

瑒基本解释

【 瑒 yáng 】


chàng

yáng
均见“玚”。

瑒详细解释

【 瑒 yáng 】


yáng
【名】
古时祭祀用的一种圭〖nameofajade〗
瑒,祀天玉也。——明·杨慎《玉名诂》
另见chàng

瑒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上】【玉字部】 瑒;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737第12(点击查看原图)【唐韻】【集韻】【韻會】丑亮切【正韻】尺亮切,?音悵。【說文】圭尺二寸有瓚,以祠宗廟者。【徐曰】瓚亦杓也。 又通作鬯。【周語】奉玉鬯往獻。【註】鬯酒之圭,長尺二寸,有瓚,所以灌地降神之器。 又【廣韻】徒杏切【集韻】丈梗切【韻會】杖梃切【正韻】杖梗切,?音挺。義同。 又【集韻】待朗切【正韻】徒黨切,?音蕩。【前漢·王莽傳】瑒琫瑒珌。【註】瑒,音蕩。玉名也。 又【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音陽。義同。 又人名。【曹丕·典論論文】汝南應瑒德璉。又唐有申屠瑒。考證:〔【周語】玉鬯往獻。〕 謹照原文玉字上增奉字。

最新字典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