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髀

汉语字典「髀」详细解释释义

髀基本解释

【 髀 bì 】



大腿,亦指大腿骨:髀肉复生(因长久不骑马,大腿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髀详细解释

【 髀 bì 】


bì
【名】
股部;大腿〖hip〗。如:髀肉(大腿上的肉);髀髋(大腿和臀部)
髀骨,大腿骨〖hipbone〗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淮南子·人间训》
又如:髀枢(髀骨外侧的凹陷部分)

髀肉复生
bìròu-fùshēng
〖havingputonfleshagainonthethigh〗∶因为长久不骑马驱驰,生活安逸,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asignofregretathisinactivity〗∶懊悔久处安逸,无所作为的叹息

髀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上】【骨字部】 髀;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449第35(点击查看原图)【唐韻】幷弭切【集韻】【韻會】補弭切【正韻】補委切,?音俾。【說文】股也。【釋名】髀,?也。在下稱也。【禮記·深衣】帶下毋厭髀。又【祭統】殷人貴髀。【註】爲其厚也。 又【集韻】母婢切,音弭。義同。 又【廣韻】傍禮切,音陛。與?同。或作?。考證:〔【禮·三年問】帶下毋厭髀。〕 謹照原書改禮記深衣。

最新字典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