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萆

汉语字典「萆」详细解释释义

萆基本解释

【 萆 bì 】



同“蓖”。

萆详细解释

【 萆 bì 】



【名】
蓑衣,用草制成的防雨用具〖strawraincape〗
萆,雨衣。一曰衰衣。——《说文》
萆,谓之蓑。——《广雅》



【动】
同“蔽”,即隐蔽〖shelter〗
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史记·淮阴侯列传》

萆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萆;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040第29(点击查看原图)【集韻】賔彌切,音?。【類篇】萆薢,藥草。 又頻彌切,音陴。義同。 又【集韻】必袂切,音蔽。【山海經】小華之山,其草有萆荔。 又與蔽通。【前漢·韓信傳】從閒道萆山而望趙軍。【師古註】蔽隱于山閒,使敵不見。 又【唐韻】蒲歷切,音甓。【玉篇】雨衣也。【類篇】一曰蓑衣。 又【唐韻古音】同菝。

最新字典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