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荸

汉语字典「荸」详细解释释义

荸基本解释

【 荸 bí 】



〔荸荠〕a.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池沼或栽培在水田里,地下茎扁圆形,赤褐色,肉白色,可食,亦可制淀粉;b.这种植物的地下茎,有的地区亦称“乌芋”、“地梨”。

荸详细解释

【 荸 bí 】


bí

荸荠
bíqi
〖waterchestnut〗古称凫茈。又称乌芋。有些地区名地栗、地梨、马蹄。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在水田中,具匐匍茎,先端膨大为球茎
这种植物的球茎,可作蔬菜,可代水果,也可制淀粉,作中药

荸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荸;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032第14(点击查看原图)【篇海】蒲沒切,音孛。《碎金》云:荸薺,古之?茈也。苗似龍鬚,根黑色,可食。

最新字典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