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踯

汉语字典「踯」详细解释释义

踯基本解释

【 踯 zhí 】


(躑)
zhí
〔踯躅〕徘徊不进,如“他踯踯在街头”。
(躑)

踯详细解释

【 踯 zhí 】



zhí
【动】
徘徊〖paceupanddown〗
踯于六闲。——《视学及士习文体策》
又如:踯跼(徘徊不进的样子)
蹬踢〖treadleandkick〗
喜则齐鼻,怒则奋踯。——唐·柳宗元《牛赋》
又如:踯踏(蹬踢跳跃)

踯躅
zhízhú
〖paceupanddown;loiteraround〗∶徘徊不前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始踯躅于燥吻。——《文选》
〖tread〗∶用脚踏地
立踯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赋》

踯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足字部】 躑; 康熙笔画:22; 页码:页1229第07(点击查看原图)【廣韻】【集韻】【韻會】直炙切【正韻】直隻切,?音擲。蹢,亦作躑。躑躅,行不進也。【後漢·隗囂傳】得以數千躑躅三輔。【註】躑躅,猶踟躕也。又【蘇竟傳】或躑躅帝宮。【註】謂上下不去也。【荀子·禮論篇】躑躅焉。詳躅字註。

最新字典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