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囋

汉语字典「囋」详细解释释义

囋基本解释

【 囋 zá,zàn 】



〔嘈囋〕古同“嘈杂”,(声音)杂乱而喧闹。
多话:“问一而告二谓之囋。”

zàn
讥笑。
古同“讚”。

cān
古同“餐”。

囋详细解释

【 囋 zá,zàn 】



【形】
多言〖long-winded;wordytalktive〗
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荀子》
另见zàn


zàn
【动】
讥嘲〖satirize〗
囋,讥囋,嘲也。——《广韵》
又如:囋念(狡猾)
夸赞〖praise〗
痴珠囋声好,跨进屏门。——《花月痕》
另见zá

囋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上】【口字部】 囋; 康熙笔画:22; 页码:页215第16(点击查看原图)【集韻】才達切,音巀。【博雅】嘈囋,聲也。【陸機·文賦】務嘈囋而妖冶。【註】?蒼曰:嘈啈,聲貌。啈與囋囐同。【集韻】或作囐??啐。 又【廣韻】嘈囋,鼓聲。 又【北魏書·西域傳】波斯國人號王曰醫囋。 又【集韻】子末切,音拶。聲多也。 又【類篇】才贊切,音?。譏也。【集韻】書作?。 又【集韻】千安切。同餐。吞也。 又【正韻】與賛讚同。【荀子·勸學篇】問一而告二,謂之囋。【註】囋卽讚字,謂以言强讚助之。 又【類篇】在坦切,音囋。嘲也。◎按各韻書或作??,皆重文。?字从兓作,不从?。

最新字典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