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鏺

汉语字典「鏺」详细解释释义

鏺基本解释

【 鏺 pō 】



一种两边有钩、有刃,下有长木柄的镰刀。
割:“春鏺草棘。”

鏺详细解释

【 鏺 pō 】



【名】
(形声。从金,发声。本义:一种两边有刃、装有长木柄的镰刀)同本义〖sickle〗
今农器镰、斧、鏺之类,非砺不可。——《农政全书》



【动】
用镰刀、钐刀等抡开来割〖草、谷物等〗〖cutwithasickle〗
春鏺草棘。——《六韬·农器》
讨平〖sendarmedforcestoputdownarebellion〗
鏺广济,掀蕲春。——唐·韩愈《曹成王碑》

鏺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鏺;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1321第17(点击查看原图)【廣韻】【集韻】【正韻】?普活切,音潑。【說文】兩刃刀名。木柄,可以刈草。【集韻】或省作?。 又【正韻】刈也。【韓愈·曹成王?】鏺廣濟。 又【集韻】北末切,音撥。鐮也。

最新字典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