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纇

汉语字典「纇」详细解释释义

纇基本解释

【 纇 lèi 】


lèi
丝上的疙瘩:“如玉之有瑕,丝之有纇。”
瑕疵;毛病;缺点:“明月之珠,不能无纇。”
乖戾;反常:“忿纇无期。”

纇详细解释

【 纇 lèi 】


lèi
【名】
绞在一起的杂丝团〖entangledsilkenknots〗
纇,丝节也。从糸,类声。——《说文》
纇,节也。——《广雅》
多节曰纇。——《通俗文》
明月之珠不能无纇。——《淮南子·泛论》
又如:纇节(生丝上的结节、疵点);纇丝(多节的丝)
缺陷,瑕疵,毛病〖flaw〗
夷道多纇。——《老子》。简文注:“疵也。”
又如:无纇;纇玼(有瑕疵的珠子)

纇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纇;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942第30(点击查看原图)【廣韻】【集韻】【韻會】?盧對切,音耒。【說文】絲節也。【玉篇】絲節不調也。 又戾也。【左傳·昭二十八年】忿纇無期。【疏】以纇忿共文,則纇亦似忿,故以爲戾,言很戾也。 又疵也。【唐書·儒學傳】鉏纇除荒。【淮南子·汜論訓】明月之珠,不能無纇。考證:〔【左傳·昭二十八年】忿纇無期。【疏】以纇忿其文,則纇亦似忿〕 謹照原文其文改共文。

最新字典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