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謑

汉语字典「謑」详细解释释义

謑基本解释

【 謑 xǐ 】



〔謑诟(
〔謑髁(
g恥 )〕侮辱;辱骂,如“起奋迅兮奔走,违群小兮謑謑。”k?)〕不正直的样子,如“謑謑无任,而笑天下之尚贤也。”

謑详细解释

【 謑 xǐ 】

謑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上】【言字部】 謑;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175第04(点击查看原图)【唐韻】胡禮切【集韻】【韻會】【正韻】戸禮切,?奚上聲。【說文】恥也。【玉篇】謑詬,恥辱也。【集韻】小人怒也。【荀子·非十二子篇】無廉恥而忍謑訽,謂詈辱也。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武翼郞不謑。 又【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類篇】謑髁,不正貌。【莊子·天下篇】謑髁無任,而笑天下之尚賢也。 又【廣韻】呼訝切【集韻】【韻會】虛訝切,?音罅。怒言也。 又【集韻】下解切,音邂。怒聲也。或作?。 【說文】或作?。【類篇】書作?。【字彙補】譌作?,非。考證:〔【荀子·非十二子篇】無廉恥而任謑訽,謂詈辱也。〕 謹照原文任改忍。

最新字典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