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椠

汉语字典「椠」详细解释释义

椠基本解释

【 椠 qiàn 】


(槧)
qiàn
古代以木削成用作书写的版片。
简札,书信。
书的刻本:椠本。古椠。宋椠。

椠详细解释

【 椠 qiàn 】



qiàn
【名】
(形声。从木,斩声。本义:书板,古代削木为牍,没有书写过的素牍叫椠)
同本义〖woodentabletforwriting〗
椠,牍朴也。从木,斩声。谓未书之版长三尺,其小者曰札曰牒。——《说文》
怀铅握椠。——《西京杂记》
又如:椠工(刻字工);椠刻(刊刻);椠匠(刻字匠人)
书的刻本〖aneditionofabook〗。如:椠铅(指读书、作诗文);宋椠;元椠;椠人(读书而有见识之人)

椠本
qiànběn
〖wood-blockedition〗木刻的书籍版本

椠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槧;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537第13(点击查看原图)【唐韻】慈染切【集韻】疾染切,??上聲。【說文】牘樸也。【徐曰】始削麤樸也。【王充·論衡】斷木爲槧。【釋名】槧,漸也。槧板長三尺,言漸漸然長也。【揚子·法言】叔孫通,槧人也。【西京雜記】揚雄懷鉛提槧,從諸計吏,訪殊方絕俗之語,作方言。 又【癸辛雜識】?槧古無有也,始於王安石,其後盛行,淳熙閒?板幾廢。 又【唐韻】才敢切【集韻】在敢切,?音嵌。【玉篇】削板牘。 又【唐韻】【集韻】【類篇】?七豔切,塹去聲。又【韻會】七廉切,音僉。義?同。

最新字典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