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鮀

汉语字典「鮀」详细解释释义

鮀基本解释

【 鮀 tuó 】


tuó
古代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吹沙小鱼。

鮀详细解释

【 鮀 tuó 】


tuó
【名】
鲇类鱼〖siluroid〗
鮀鱼,俗称肥鮀。《说文》:“鮀,鲇也。”《齐民要术》有鮀臛汤法。按,吾县所称为肥鮀者,口腹俱大,背黄腹白,身滑无鳞。——民国二十八年修《巴县志》
动物名。即扬子鳄〖Chinesealigator〗
《图经》曰:“鮀,生南海地泽,今江湖极多…形似守宫陵鲤辈而长一二丈,背尾俱有鳞甲,善攻鮀岸,夜则鸣吼,舟人甚畏之。”——《重修政和证类本草》
吹沙小鱼〖akindofsmallfish〗
鲨,鮀。——《尔雅》。郭璞注:“今吹沙小鱼。体圆而有点文。”

鮀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中】【魚字部】 鮀;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467第12(点击查看原图)【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爾雅·釋魚】鯊鮀。【註】今吹沙小魚,體圓而有點文。【正字通】鮀卽小沙魚別名,說文以鮀爲鮎,以鰋爲鮀,?非。詳後鰋字註。又【本草圖經】鮀魚生湖畔土窟中,形似守宮而大,長丈餘,背尾俱有鱗甲。

最新字典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