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恻

汉语字典「恻」详细解释释义

恻基本解释

【 恻 cè 】


(惻)

悲痛:恻隐。恻怛(忧伤)。恻恻(悲痛的样子)。凄恻。恻然。

恻详细解释

【 恻 cè 】




【形】
(形声。从心,则声。本义:悲痛)
同本义〖dolorous〗
恻,痛也。——《说文》
恻,悲也。——《广雅》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易·井》
朕恻焉不忍闻。——《汉书·淮南宪王钦传》
岂有肯加恻隐于细民?——《汉书·鲍宣传》
又如:凄恻(哀伤;悲痛);恻痛(忧伤,悲痛)
恳切〖earnest;sincere〗
又如:恻恻(诚恳;恳切)

恻隐
cèyǐn
〖compassion;pity〗见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即同情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恻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上】【心字部】 惻;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386第16(点击查看原图)〔古文〕?【唐韻】【正韻】初力切【集韻】【韻會】察色切,?音測。【說文】痛也。从心則聲。【廣韻】愴也。【易·井卦】井渫不食,爲我心惻。【揚子·太?經】翕繳惻惻。

最新字典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