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更多栏目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俞国宝 [宋代]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yī chūn cháng fèi măi huā qián,rì rì zuì hú biān。

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yù cōng guàn shí xī hú lù,jiāo sī guò、gū jiŭ lóu qián。

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hóng xìng xiāng zhōng xiāo gŭ,lǜ yáng yĭng lĭ qiū qiān。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nuăn fēng shí lĭ lì rén tiān,huā yā bìn yún piān。

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付、湖水湖烟。huà chuán zài qŭ chūn guī qù,yú qíng fù、hú shuĭ hú yān。

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míng rì [zhòng,chóng] fú cán zuì,lái xún mò shàng huā [diàn,tián]。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译文

译文

入春来不知耗费多少买花钱,一天天沉醉在西湖湖边。玉骢马熟识逛西湖的路,昂首嘶鸣走过酒楼楼前。红杏芳香中箫鼓震天轰响,绿杨婆娑树影里欢荡秋千。

春风十里路上丽人翩翩,满头的花朵把云鬓压偏。夕阳西下画船载着春光归去,未尽游兴全付与湖水湖烟。明日还要带残存的醉意,到湖上小路寻找遗落的花钿。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注释

注释

风入松:古琴曲有《风入松》,唐僧皎然有《风入松歌》,调名源于此。词牌名。有双调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六字四体,平韵。

一春:整个春天。
长费:指耗费很多。

买花钱:旧指狎妓费用。

玉骢(cōng):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骄:马壮健。

沽酒: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

箫鼓:箫与鼓。泛指乐奏。

鬓云:形容发髻浓黑如云。

残醉:酒后残存的醉意。

花钿:女子头饰。用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首饰。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旖旎春光、点写歌舞升平的游乐词。此词曾得到南宋临安最高统治者的赏识,并经过御笔改定。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偏安一隅的南宋统治阶级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醉生梦死的奢靡生活。

  全词主写西湖春景,上下一气贯通。词的前四句写人也写马。而其意在渲染西湖的美不胜收。西湖放游,日日如此。以至于到了人“日日醉湖边”,而马则“惯识西湖路”的境地。“惯识”承“日日”,“沽酒楼”承“西湖边”,马经此而“骄嘶”,而写马正为了写人。一个“醉”字已将人带入那神往的画中。故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有云:“起处自然馨逸”。通过侧面渲染,西湖魅力已然足见。“红杏”而下四句实写西湖美景。“红杏”、“绿柳”予人以花香,配之以暖风,自然之美令人赏心悦目;继之以悠扬飘荡的“萧鼓”和隐约可见的“秋千”,加上青春靓丽、珠光宝气的出游丽人,人文景观热闹非凡,令人陶醉。有山、有水、有花、有人、有声、有色,此等美景只应天上有,如今却在人间西湖边现,难怪西湖有“人间天堂”之美称。如此美不胜收的胜景,谁能不陶醉于其中呢?末四句则写日暮人归,湖水山色幽悄淡远,风光依然妩媚,词人余兴未尽,独自赏玩之余,相期明日扶醉重来。既是与前“日日醉湖边”相呼应,也表达了词人对西湖春景的无限留恋。此词笔调轻快流丽,如行云流水,读来令人心无远虑。但词局限于风光如画、香绮浓艳的描写,故篇外并无多少深意可言。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背景

背景

据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这首词是太学生俞国宝题写在西湖一家酒肆屏风上的。已作太上皇的宋高宗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了这首词,“称赏久之”,认为“甚好”,还将其中“明日再携残酒”句改为“明日重扶残醉”,俞国宝也因而得到即日解褐授官的优待。公元1164年(隆兴二年),宋金签订“隆兴和议”,此后的三十年内双方都挂起了免战牌。暂时的和平麻痹了人们的意志,也为上流社会提供了醉生梦死的可能性。这首词写于淳熙年间,正是这种社会现实和心理状态的反映。

最新古诗查询

更多古诗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