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更多栏目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张谓 [唐代]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tóng zhù zhū yá dào lù nán,fú bō héng hăi jiù dēng tán。

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yuè rén zì gòng shān hú shù,hàn shĭ hé láo xiè zhì guān。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pí mă shān zhōng chóu rì wăn,gū zhōu jiāng shàng wèi chūn hán。

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yóu lái cĭ huò [chēng,chèn,chèng] nán dé,duō kŏng jūn wáng bù ruòn kàn。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译文

译文

岭南交趾一带穷乡僻壤行路困难,伏波横海将军昔日曾在这里拜将登坛。

国力强盛越人自会供奉珊瑚之树,又何必劳驾杜侍御千里索要獬豸之冠?

马儿爬山涉水疲惫唯恐不及赶路;孤舟还要冲波鼓浪冒着春寒行驶艰难。

自古以来贡品都是非常难以得到,只怕送给天子之后他也未必细细观看。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注释

注释

岭南交趾一带穷乡僻壤行路困难,伏波横海将军昔日曾在这里拜将登坛。

国力强盛越人自会供奉珊瑚之树,又何必劳驾杜侍御千里索要獬豸之冠?

马儿爬山涉水疲惫唯恐不及赶路;孤舟还要冲波鼓浪冒着春寒行驶艰难。

自古以来贡品都是非常难以得到,只怕送给天子之后他也未必细细观看。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赏析

赏析

这首诗可分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意思是说,远方贡物,不该强取。首二句由怀古领起。“铜柱”,汉代马援征讨交趾(泛指今五岭以南地区)时所立;“朱崖”,又作“珠崖”,今海南岛一带。“铜柱”、“朱崖”,都代指穷荒僻壤、道路阻险而遥远的南方,暗指杜侍御出使的地点,这个地方正是当年伏波将军(马援)、横海将军(韩说)拜将坛、征讨东越之地。言外之意,历史上的两位战将,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才到了那里,功彪千载,名垂青史,如今杜侍御为了攫取贡物,取悦皇帝,也到了那里,孰公孰私、孰尊孰卑,两相对照,泾渭分明。若说一二句是侧面讽谏的话,三四句就是从正面进言。意思是:汉唐国力强盛、为其威望所折服,南越人自会心甘情愿向朝廷进献像珊瑚树那样的珍贵礼物,又何必劳驾杜侍御不辞辛劳、万里迢迢前去亲自索要呢?“獬豸冠”,是御史所戴的帽子。据说神羊(獬豸)能辨别是非曲直,故为执法御史所专。如今杜侍御的所作所为是与此相悖的。

  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写杜侍御冒险而夺取贡物,未必能取悦皇上。五六句承首句,突出“道路难”三字。马,精疲力尽,还要爬山涉水,唯恐太阳下山赶不及路程;船,孤帆无伴,还要冲波鼓浪、冒着春寒艰难行驶。两句将杜侍御为逢迎,不惜一切代价的为人及其心理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七八句,以反言若正的笔法,表面上为粉饰朝廷、为君王开脱,实则寓含更深刻的讽刺。从“多恐”二字里透露了这一消息。浓德潜对这种委婉的讽刺评论说:“亦严亦婉,讽侍御兼以讽君。”(《唐诗别裁》卷十三)可谓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此诗紧扣御史的职责和其卑鄙行为,构成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起到辛辣讽刺的效果。为此辛文房评价其诗“格度严密,语致精深,多击节之音”(《唐才子传》卷四)。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背景

背景

最新古诗查询

更多古诗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