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更多栏目

方山子传

苏轼 [宋代]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fāng shān zĭ,guāng、huáng jiān yĭn rén yĕ。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shào shí mù zhū jiā、guō jiĕ wèi rén,lǘ lĭ zhī xiá jiē zōng zhī。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shāo,shào] zhuàng,zhé jié dú shū,yù yĭ cĭ chí chĕng dāng shì,rán zhōng bù yù。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wăn năi dùn yú guāng、huáng jiān,yuē qí tíng。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ān jū shū shí,bù yŭ shì xiāng wén。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qì chē mă,huĭ guān fú,tú bù wăng lái shān zhōng,rén mò shí yĕ。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jiàn qí suŏ zhù mào,fāng sŏng ér gāo,yuē:“cĭ qĭ gŭ fāng shān guān zhī yí xiàng hū?

”因谓之方山子。”yīn wèi zhī fāng shān z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yú zhé jū yú huáng,guò qí tíng,shì jiàn yān。

曰:“呜呼!yuē:“wū hū!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cĭ wú gù rén chén zào jì cháng yĕ。

何为而在此?hé wèi ér zài cĭ?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fāng shān zĭ yì jué rán,wèn yú suŏ yĭ zhì cĭ zhĕ。

余告之故。yú gào zhī gù。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fŭ ér bù [dá,dā],yăng ér xiào,hū yú sù qí jiā。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huán dŭ xiāo rán,ér qī zĭ nú bì jiē yŏu zì dé zhī yì。

余既耸然异之。yú jì sŏng rán yì zhī。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dú niàn fāng shān zĭ shào shí,shĭ jiŭ hăo jiàn,yòng cái rú fèn tŭ。

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qián shí jiŭ nián,yú zài qí shān,jiàn fāng shān zĭ cóng liăng qí,[xié,jiā] èr shĭ,yóu xī shān。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què qĭ yú qián,shĭ qí zhú ér shè zhī,bù huò。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fāng shān zĭ nù mă dú chū,yī fà dé zhī。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yīn yŭ yú mă shàng lùn yòng bīng jí gŭ jīn chéng bài,zì wèi yī shì háo shì。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jīn jĭ rì ĕr,jīng hàn zhī sè yóu jiàn yú méi jiān,ér qĭ shān zhōng zhī rén zāi?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rán fāng shān zĭ shì yŏu xūn fá,dāng dé guān,shĭ cóng shì yú qí jiān,jīn yĭ xiăn wén。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ér qí jiā zài luò yáng,yuán zhái zhuàng lì yŭ gōng hóu dĕng。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hé bĕi yŏu tián,suì dé bó qiān pĭ,yì zú yĭ fù lè。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jiē qì bù qŭ,dú lái qióng shān zhōng,cĭ qĭ wú dé ér rán zāi?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yú wén guāng、huáng jiān duō yì rén,wăng wăng yáng kuáng gòu wū,bù kĕ dé ér jiàn。

方山子倘见之欤?fāng shān zĭ [tăng,cháng] jiàn zhī yú?

方山子传译文

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亭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隐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同了。在河北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方山子传注释

注释

1.方山子:即陈慥,字季常。

2.光、黄:光州、黄州,两州连界。光州州治在今河南潢川县。

3.隐人:隐士。

4.朱家、郭解:西汉时著名游侠,见《史记·游侠列传》。

5.闾里:乡里。
6.侠:侠义之士。

7.宗之:崇拜他,以他为首。宗,尊奉。

8.折节:改变原来的志趣和行为。《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长乃折节好古学。”

9.“驰骋”句:在当代施展才学抱负。

10.遁:遁世隐居。

11.岐亭:宋时黄州的镇名,在今湖北麻城县西南。

12.屋:帽顶。

13.岂:其意为“(这)难道不是······”。

14.方山冠:唐宋时隐士戴的帽子。

15.遗象:犹遗制。

16.“余谪居”三句:苏轼《岐亭五首叙》:“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至歧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马青盖来迎者,则余故人陈恤季常也。为留五日,斌诗一篇而去。”谪,降职。

17.矍(jué)然:惊讶睁眼相视貌。

18.“环堵”一句: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堵萦然,不蔽风日”成句,谓室内空无所有。

19.使酒:喝醉酒后爱发脾气,任性而行。

20.好剑:好摆弄刀剑一类武器。

21.余在岐山:宋仁宗嘉祐七年,苏轼任风翔府签判,时陈糙之父陈希亮知凤翔府。苏轼这时始与陈糙相识订交。岐山,指凤翔。凤翔有岐山。

22.怒马:愤怒地鞭马独自冲出去。

23.“一发”一句:一箭射中它。

24.“精悍”一句:精明英武的神情气度。精悍,精明强干。

25.“然方山子”二句:苏轼《陈公弼传》:陈希亮(公弼)“当荫补子弟,辄先其族人,卒不及其子糙。”世有勋阀:世代有功勋,属世袭门阀。

26.穷山中:荒僻的山中。“此岂”一句:难道没有独特的造诣修养能够作到这一点吗?

27.异人:指特立独行的隐沦之士。

28.佯狂:装疯。

29.垢污:言行不屑循常蹈故,被人们认为是德行上的垢污。

30.傥:或者。

方山子传赏析

赏析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 。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亭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隐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同了。在河北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方山子传背景

背景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出仕,任风翔签判。嘉佑八年(1063年)陈慥之父陈希亮来任府尹。陈希亮素以威严著称,僚属和他见面多不敢仰视,而苏轼年少气盛,常与争议,甚至形于颜色。这年,苏轼和陈慥初遇,二人一见如故,抒怀言志,颇为投合。自凤翔返京后,苏轼妻死父逝,宦海升沉,身经乌台诗案的文字之狱,贬往黄州;陈慥也父死无禄,心志不得伸,以平民之身隐于异乡。元丰三年(1080年),陈慥听说苏轼被放逐而相迎于途中,以后过往频繁。据苏轼自己统计,在黄州四年,他“三往见季常,季常七来见余,盖相从百余日也”(详《岐亭五首》)。两人情至深,故苏轼于元丰四年(1081年)写下了这篇散文。

最新古诗查询

更多古诗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