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更多栏目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

杜甫 [唐代]

鄙夫行衰谢,抱病昏忘集。[bĭ,bì] fū xíng shuāi xiè,bào bìng hūn wàng jí。

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cháng shí wăng huán rén,jì yī bù shí shí。

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chéng hóu wăn xiāng yù,yŭ yŭ cái jié lì。

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xūn rán ĕr mù kāi,pō jué cōng míng rù。

千载得鲍叔,末契有所及。qiān zài dé bào shū,mò [qì,xiè,qiè] yŏu suŏ jí。

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yì zhōng lăo băi qīng,yì dòng xiū shé zhé。

若人可数见,慰我垂白泣。ruò rén kĕ shŭ jiàn,wèi wŏ chuí bái qì。

告别无淹晷,百忧复相袭。gào bié wú yān guĭ,băi yōu fù xiāng xí。

内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给。nèi kuì tū bù qián,shù xiū yĭ zhōu [jĭ,gĕi]。

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sù sī qiè cháng yú,bì jiŭ suí yù lì。

途穷见交态,世梗悲路涩。tú qióng jiàn jiāo tài,shì gĕng bēi lù sè。

东风吹春冰,泱莽后土湿。dōng fēng chuī chūn bīng,yāng măng hòu tŭ shī。

念君惜羽翮,既饱更思戢。niàn jūn xī yŭ hé,jì băo gèng sī jí。

莫作翻云鹘,闻呼向禽急。mò zuò fān yún hú,wén hū xiàng qín jí。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译文

译文

1录事:录事参军的省称,掌总录众官署文簿,举弹善恶。《唐六典》卷二六:太子左右卫率府有录事参军一人。

2鄙夫:杜甫自谦词。行:行将。衰谢:犹衰退。

3忘:原作“妄”,校云:“一作忘”,据改。

4才杰立:才气卓立。

5熏然:温和貌。耳目开:耳聪目明。

6鲍叔:此以鲍叔比程录事。

7末契:对人谦称自己的情谊。

8钟:全诗校:“一作中。”

9修蛇:长蛇。

10垂白:白发下垂。

11告:全诗校:“一作生。”淹晷:滞留时刻。晷,日影。

12突不黔:指灶突不黑,无烹煮以待客。语出《淮南子·修务》:“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

13羞以:全诗校:“一作明似。”赒给:救济。

14碧酒:色如碧玉的美酒。玉粒:指米。

15交态:友情的深浅程度。

16世梗:世道梗阻。路涩:路难行。

17泱莽:昏暗不明貌。后土:即大地。古时称地神或土神为后土。

18君:指程录事。
19戢:收敛。

20鹘:古书上说的一种鸟,猛禽。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注释

注释

1录事:录事参军的省称,掌总录众官署文簿,举弹善恶。《唐六典》卷二六:太子左右卫率府有录事参军一人。

2鄙夫:杜甫自谦词。行:行将。衰谢:犹衰退。

3忘:原作“妄”,校云:“一作忘”,据改。

4才杰立:才气卓立。

5熏然:温和貌。耳目开:耳聪目明。

6鲍叔:此以鲍叔比程录事。

7末契:对人谦称自己的情谊。

8钟:全诗校:“一作中。”

9修蛇:长蛇。

10垂白:白发下垂。

11告:全诗校:“一作生。”淹晷:滞留时刻。晷,日影。

12突不黔:指灶突不黑,无烹煮以待客。语出《淮南子·修务》:“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

13羞以:全诗校:“一作明似。”赒给:救济。

14碧酒:色如碧玉的美酒。玉粒:指米。

15交态:友情的深浅程度。

16世梗:世道梗阻。路涩:路难行。

17泱莽:昏暗不明貌。后土:即大地。古时称地神或土神为后土。

18君:指程录事。
19戢:收敛。

20鹘:古书上说的一种鸟,猛禽。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赏析

赏析

作品赏析

  原注:程携酒馔相就取别。  鹤注谓乾元元年,在谏省作,据诗云“内愧突不黔”,则非为拾遗时矣,当是天宝十五年春作。《唐六典》:太子左右卫率府有录事参军。  鄙夫行衰谢①,抱病昏忘集②。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程侯晚相遇③,与语才杰立④。薰然耳目开⑤,颇觉聪明入。  (首言衰病遇程,精神顿豁。《杜臆》:公非真昏忘,待寻常不经意人,则如是耳。)  ①《东都赋》:“鄙夫寡识。”②《前汉·彭宣传》:数伏疾病昏乱遗忘。《南史·刘显传》:沈约曰:“老夫昏忘,聊记数事,不可至十。”③《家语》:孔子遇程子于途,倾盖而与之语终日。④才杰立,才气卓立也。沈佺期诗:“彼美称才杰。”《徐稚传》:“角立杰出。”⑤薰乃薰炙之意。《韩诗外传》:齐桓公得管仲、隰朋,曰:“吾得二子也,吾目加明,吾耳加聪。”  千载得鲍叔①,末契有所及②。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③。若人可数见,慰我垂白泣④。告别无淹暑⑤,百忧复相袭。  (此叙交谊相投。下二,惜别之意。意钟青柏,言交情长久。义动蛰蛇,言豪气激发,此正可方鲍叔处。)  ①《史记》: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②陆机《叹逝赋》:“托未契于后生。”③《淮南子》:“封稀修蛇。”《易》:“龙蛇之蛰,以存身也。”④《前汉·杜钦传》:纪阳侯书,诚哀老姊垂白。注:自发下垂也。鲍照诗:“垂白对讲书。”⑤陆机诗序:“悼心告别。”  内愧突不黔①,庶羞以賙给②。素丝挈长鱼③,碧酒随玉粒④。途穷见交态⑤,世梗悲路涩⑥。东风吹春冰,泱湃后土湿⑦。  (叙周恤之情。下二,临别时景。) ①《扬子》:“墨突不黔。”②曹植诗:“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③汉人《为焦仲卿妻》诗:“宛转素丝绳。”④社修可曰:《酒谱》:安期先生与神女会于圜丘,酣玄碧之酒。《战国策》:“粒米如玉。”沈约诗:玉粒晨炊,华烛夜炳。⑤《翟方进传》:“一贵一贱,乃见交态。”⑥潘尼诗,“世故尚未夷,崤函方路涩。”⑦谢朓诗:“晨光复泱漭。”  念君惜羽翻,既饱更思戢。莫作翻云鹘,闻呼向禽急①。  (未则送别丁宁,嘱其归而敛才也。【朱注】上云“与语才杰立”,录事必负才敢为者,然世难方殷,当思敛戢,故又以向禽之鹘戒之。此章前三段各八句,末段四句收。)  ①【卢注】鹘闻人呼,则向禽而击。 -----------仇兆鳌 《杜诗详注》-----------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背景

背景

最新古诗查询

更多古诗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