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倭寇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倭寇

词典「倭寇」详细解释释义

倭寇详细解释

【 倭寇 wo kou 】

  • 十四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我国和 朝鲜 沿海地区的 日本 海盗。抗日战争期间,我国人民亦用以称 日本 侵略者。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亦使 浙 直 诸军士因之习於海战, 倭 寇之来,可以截流而御之。”《明史·外国传三·日本》:“有捕 倭 寇数十人至京者,廷臣请正法。” 郁达夫 《游于山戚公祠》诗:“但使南疆猛将在,不教 倭 寇渡江涯。” 老舍 《四世同堂》第二部五十:“这仙境中的主人已换上了杀人不眨眼的 倭 寇;那仙姿逸态又有什么用呢?”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诗:“东进杀 倭 寇,举世惊风雷。”

  • 倭寇例子

    【 倭寇 wo kou 】

    1、被人们称为“倭寇王”的王直,是徽州海商出身,把他放在当时国际贸易大潮中审视,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2、 与蒙古的长期作战,日本入侵朝鲜,以及16世纪倭寇在中国沿海城市横行都大大削弱了明朝的统治势力--而这一切都如明朝之前的汉族朝代一样--为外族政权统治中国创造了成熟的条件。
    3、 巧妙机敏的与中韩接触,修复因小泉坚持参拜敬奉战争亡灵的靖国神社(家人要求,许多战犯也被倭寇供奉其中)屡遭破坏的双边关系。
    4、 文章通过对双屿港海上私人贸易兴衰的论述,就明中叶浙东沿海“倭寇”的组成,以及海上走私贸易对明海外政策的影响,作了简约的分析。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