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府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三府

词典「三府」详细解释释义

三府详细解释

【 三府 san fu 】

  • 汉 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后世因之。亦用以泛称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汉 王符 《潜夫论·班禄》:“三府制法,未闻赦彼有罪,狱货惟宝者也。”《后汉书·承宫传》:“三府更辟,皆不应。” 李贤 注:“三府,谓太尉、司徒、司空府。” 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诗:“一丘无自逸,三府会招贤。” 清 顾炎武 《郡县论九》:“有学术才能而思自见于世者,其县令得而举之,三府得而辟之,其亦可以无失士矣。”

  • 通判的别称。官品低于知府、同知,故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这通判是个三府,所以他一个六品官,和四品的知府是平行的,拜会时只拿个晚生帖子。”

  • 三府例子

    【 三府 san fu 】

    1、”诚如斯言,安倍靖(去年七月上任的日本首相)表示日本必须加快行动使其自身的金融市场具有足够的竞争力来吸引全球商业。
    2、 ()凡属有利抗日救国的事业,本本处在坚决执行《抗战建国纲领》的原则下,无不乐于推行。
    3、 一八八五年(清光绪十一年),清政正式划台湾为单一行省,任刘铭传为首任巡抚,行政区扩为一州,领十一县五厅。
    4、 、费依据:桃园县政89建观字第049037号函办理。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