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镞镞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镞镞

词典「镞镞」详细解释释义

镞镞详细解释

【 镞镞 zu zu 】

  • 挺拔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文学鏃鏃,无能不新。”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阮圆海戏》:“﹝ 阮圆海 ﹞如就戏论,则亦鏃鏃能新,不落窠臼者也。”

  • 突出貌。

    唐 王建 《荆门行》:“ 峴亭 西头路多曲,櫟林深深石鏃鏃。”

  • 锐利貌。

    清 钱谦益 《书破山刻石屋珙禅师语录后》诗:“神剑光差差,飞矢锋鏃鏃。”

  • 簇拥貌。鏃,通“ 簇 ”。

    清 张岱 《陶庵梦忆·白洋潮》:“﹝潮﹞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鏃鏃,无敢復先。”

  • 镞镞例子

    【 镞镞 zu zu 】

    1、诡计的夭在她身边飞过。
    2、 是石器时期,当时的武器主要是石制、骨制和角制。最早的中国古代武器是石,或称石箭头。最早的铜制武器是铜、铜戈、铜铖;
    3、 满城汉墓脱碳钢
    4、 支架顶部覆以兽皮,以保护使用者不受石和燃烧物的袭击。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