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郊祀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郊祀

词典「郊祀」详细解释释义

郊祀详细解释

【 郊祀 jiao si 】

  • 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郊谓大祀,祀为群祀。

    《汉书·郊祀志下》:“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於郊祀……祭天於南郊,就阳之义也;瘞地於北郊,即阴之象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鲍照<戎行>》:“孟冬郊祀月,杀气起严霜。”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条例》:“至遇军国郊祀之大费,则遣使铲刷,殆无餘藏。” 清 毛奇龄 《诏观西洋国所进狮子因获遍阅虎圈诸兽敬制长句纪事和高阳相公》:“从此郊祀播乐章,射乌格鹿非寻常。”

  • 《郊祀歌》的省称。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 汉 世乐府,《七略》録为歌诗,上自郊祀,下讫里巷歈趣,皆见罔罗。”

  • 郊祀例子

    【 郊祀 jiao si 】

    1、
    2、 畤文化是秦王朝建立前后直到西汉时期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政治思想、仪制度和宗教取向,代表着中国古代制度的一个阶段和多样化倾向。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