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靺鞨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靺鞨

词典「靺鞨」详细解释释义

靺鞨详细解释

【 靺鞨 mo he 】

  •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周 时称 肃慎 , 汉 魏 时称 挹娄 , 北魏 时称 勿吉 、 隋 唐 时称 靺鞨 , 五代 时称 女真 。分布在 松花江 、 牡丹江 流域及 黑龙江 下游,东至 日本海 。《隋书·东夷传·靺鞨》:“ 靺鞨 ,在 高丽 之北,邑落俱有酋长,不相总一。”《旧唐书·北狄传·靺鞨》:“ 靺鞨 ,盖 肃慎 之地, 后魏 谓之 勿吉 ,在京师东北六千餘里,……其国凡为数十部,各有酋帅。”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极南到 朱波 ,穷北踰 靺鞨 。”

  • 亦称“ 靺羯芽 ”。宝石名。即红玛瑙,色红,隐晶质,产 靺鞨 ,故称。

    《旧唐书·肃宗纪》:“ 楚州 刺史 崔侁 献定国宝玉十三枚……七曰红靺鞨,大如巨栗,赤如樱桃。”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珠玉》:“﹝宝石﹞属红黄种类者,为猫精、靺羯芽、星汉砂、琥珀、木难、酒黄、喇子。”

  • 靺鞨例子

    【 靺鞨 mo he 】

    1、靺鞨族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它是由勿吉族发展而来的。
    2、 第二松花江中游地区的靺鞨、渤海墓葬
    3、 粟末靺鞨主体部分在隋代已迁往辽西,后迁入幽州,未参与渤海建国,余部依附高句丽,即“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大祚荣出自这部分粟末靺鞨
    4、 由于认为高句丽是朝鲜人的国家,他们(国和朝鲜的学者)调其(海国)高句丽的关系而淡化与靺鞨的关系。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