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谱牒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谱牒

词典「谱牒」详细解释释义

谱牒详细解释

【 谱牒 pu die 】

  • 亦作“ 谱谍 ”。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

    《史记·太史公自序》:“维 三代 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於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谱谍独记世謚,其辞略,欲一观诸要难。”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谱牒之作,盛於中古。 汉 有 赵岐 《三辅决録》, 晋 有 挚虞 《族姓记》。 江 左有两 王 《百家谱》, 中原 有《方司殿格》。盖氏族之事,尽在是矣。” 夏衍 《方志学与家谱学》:“谱牒是记载一家一族的历史。这种著作形式始于 汉 代,到 魏 、 晋 、 南北朝 时期非常流行, 隋 唐 以后更有所发展。”

  • 谱牒例子

    【 谱牒 pu die 】

    1、那个年纪顶轻,有红头发的漂亮莱蒂--蒲利氏最后的一枝骨朵儿,在当地的上占那样重要的地位--还满眼含泪哪!
    2、
    3、 宗家法是的重要内容 ,它是宗族社会的民间法规行为 ,是宗族成员行动的规范 ,对宗族成员的行为起约束作用。
    4、 族资料的误差是由以下原因所造成 :(1)由于战乱 ,散失 ,造成失误 ;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