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貔貅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貔貅

词典「貔貅」详细解释释义

貔貅详细解释

【 貔貅 pi xiu 】

  • 亦作“豼貅”。古籍中的两种猛兽。

    《逸周书·周祝》:“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为可服?”《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 ﹞教熊羆貔貅貙虎,以与 炎帝 战於 阪泉 之野。” 司马贞 索隐:“此六者猛兽,可以教战。”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貔貅》:“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 辽 东人谓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连举之。”

  • 多连用以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张说 《王氏神道碑》:“赳赳将军,豼貅絶羣。”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羡威统百万貔貅,坐安边境。” 清 毕著 《纪事》诗:“乘贼不及防,夜进千貔貅。” 柳亚子 《读史》诗之七:“緑林家世拥貔貅,乳臭儿郎据上流。”

  • 貔貅例子

    【 貔貅 pi xiu 】

    1、貔貅是一种和麒麟相似的古代动物,是中国古代的吉祥物,在现代仍然不失为办公室中的宝兽!
    2、 马思聪交响组曲《山林之歌》、李焕之《春节组曲》、施咏康的交响诗《黄鹤的故事》、刘铁山和茅阮《瑶族舞曲》、王义平《貔貅舞曲》等。
    3、 民间传说佩戴貔貅玉佩可以辟邪、招财。
    4、 这五万貔貅之师将十万敌军打得落荒而逃。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