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良知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良知

词典「良知」详细解释释义

良知详细解释

【 良知 liang zhi 】

  • 儒家谓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民族主义,自大古原人之世,其根性固已潜在。远至今日,乃始发达,此生民之良知本能也。”

  • 用以指知识。

    周恩来 《接见美国青年代表团的谈话记录》:“你们会从直接的接触中,用你们自己的智慧和良知来加以判断。”

  • 好友;知己。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南亭》诗:“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 唐 罗隐 《秋日寄狄补阙》诗:“不为良知在,驱车已出关。”

  • 良知例子

    【 良知 liang zhi 】

    1、真正伟大的天才永远具有良知
    2、 她的温文尔雅的,谦恭谨慎的仪态,具有卓越而实际的良知,仿佛不断喃喃地说:“我是的,那末你-唔,你是不是,你知道吗?”
    3、 个人不再被集体良知所完全淹没,相反则培养出更大的独立性和个性。
    4、 他的感情支配了他的良知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