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丐户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丐户

词典「丐户」详细解释释义

丐户详细解释

【 丐户 gai hu 】

  • 即惰民。封建社会中最受岐视的一部分平民。

    明 编户籍,称惰民为丐户, 清 雍正 元年始废除丐户的“丐籍”,与平民同列。 明 徐渭 《会稽县志诸论》:“丐以户称,不知其所始。”自注:“籍曰:丐户即有产,不得充粮里正长,亦禁其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风俗·丐户》:“今 浙 东有丐户者,俗名大贫。其人非丐,亦非必贫也。或云:本名惰民,讹为此称,其人在里巷间任猥下杂役,主办吉凶及牙侩之属……即积鏹巨万,禁不得纳貲为官吏。” 清 钱谦益 《石义士哀词》:“ 蒙古 分民为十户,所谓丐户者, 吴 人至今犹贱之。”《清史稿·食货志一》:“﹝ 雍正 元年﹞并諭 浙江 之惰民, 苏州 之丐户,操业与乐籍无异,亦削除其籍。”参见“ 惰民 ”。

  • 丐户例子

    【 丐户 gai hu 】

    1、摘要近代东南不同地区的“疍”、“九姓渔“、“堕民”、“伴当”、“世仆”、“小姓”、“”,都是事实上的“贱民”群体。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