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草隶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草隶

词典「草隶」详细解释释义

草隶详细解释

【 草隶 cao li 】

  • 草书和隶书的合称。

    《文选·潘岳<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牘必珍。” 李周翰 注:“言草隶之书皆善也。”《南史·刘孝绰传》:“兼善草隶,自以书似父,乃变为别体。”

  • 专指草隶书。初期草书乃为隶书的草写体,故名。

    《陈书·始兴王伯茂传》:“ 伯茂 大工草隶,甚得 右军 之法。” 唐 张怀瓘 《书断·王献之》:“ 王献之 字 子敬 ,尤善草隶,幼学於父,次习于 张芝 。”

  • 草隶例子

    【 草隶 cao li 】

    1、他还创造了一种集真、、篆于一体的六分半书体。
    2、 而清末书坛上盛行的将篆、笔意运用到楷书甚至行、书体中的风气,更说明篆、书体的发展,已经成为整个碑派书法的基础。
    3、 中国古钱上的文字,篆、、真、、行五体俱备,各臻其妙,俨然书法艺术之博览会。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