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血仇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血仇

词典「血仇」详细解释释义

血仇详细解释

【 血仇 xue chou 】

  • 亦作“ 血讎 ”。指有亲人被杀害的仇恨。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於血讎。”

  • 指仇恨很深的冤家。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惟 蔡 及 许 ,旧为血仇。命公并侯,耕借之牛,束其弓矢,礼让优优。”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土司·缅甸盛衰始末》:“ 景泰 二年, 缅 人入 麓川 ,又执 思机法 以去。至五年三月,献俘於朝,自是 麓川 与 缅 世为血仇。”

  • 血仇例子

    【 血仇 xue chou 】

    1、报血仇的必亲自杀那故杀人的,一遇见就杀他。
    2、 这两个家族间有血仇
    3、 他们为他父亲报了血仇
    4、 [新译]如果报血仇的人追赶他,长老不可把他交在报血仇的人手里,因为他并非蓄意杀人,他以前与他并没有仇恨。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