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秦腔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秦腔

词典「秦腔」详细解释释义

秦腔详细解释

【 秦腔 qin qiang 】

  • 戏曲剧种。俗称梆子,流行于 陕西 以及邻近各省的部分地区。西北地区本属古 秦 地,故名秦腔。音调激越高亢,节奏鲜明,善于表现悲壮、激昂和凄楚的情感。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 咸丰 以后,专重二簧,近则并重秦腔。秦腔者,即俗所谓梆子腔也。”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十二章:“ 生宝 很喜欢 有万 心宽体胖,和谁都能说笑、打闹,撅起屁股拉屎的时候,还唱着那么几句很不内行的秦腔。”

  • 秦腔例子

    【 秦腔 qin qiang 】

    1、这些取材于秦腔曲牌和陕北民间音调的独奏曲,塑造了西北人民豪放热烈的宽广胸怀。
    2、 17~19世纪间,也涌现出许多地方戏曲,如梆子,秦腔和越剧。
    3、 不但要有新秦腔、新秧歌,而且要利用旧戏班,利用在秧歌队总数中占百分之九十的旧秧歌队,逐步地加以改造。
    4、 秦腔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