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稀疏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稀疏

词典「稀疏」详细解释释义

稀疏详细解释

【 稀疏 xi shu 】

  • 亦作“ 稀疎 ”。不稠密。

    《后汉书·庞参传》:“ 三辅 山原旷远,民庶稀疏,故县丘城,可居者多。” 五代 齐己 《寒节日寄乡友》诗:“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 郭沫若 《行路难》上篇一:“浅黄的沙地上长着些发一样的稀疏的青草。”

  • 犹言冷落,疏远。

    元 季子安 《粉蝶儿·题情》套曲:“这些时稀疎了诗宾和这酒朋,闷来时与谁同。”

  • 稀疏例子

    【 稀疏 xi shu 】

    1、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
    2、 他的头发几乎全掉光了,只剩不稀疏的几撮。
    3、 稀疏的等厚线代表海侵区。
    4、 低沉,铁灰色的天空夹杂着稀疏的雾气,呈现出朦朦胧胧的亮光。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