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兀立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兀立

词典「兀立」详细解释释义

兀立详细解释

【 兀立 wu li 】

  • 矗立;直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雁宕山日记》:“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 徐迟 《三峡记》:“峡谷中的航标灯大都兀立在崖岸边置于三角架上。”

  • 直楞楞地站着。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 立身 本农家子,有膂力,且善走。年二十许时,往往兀立田间,若有所思。”

  • 兀立例子

    【 兀立 wu li 】

    1、划船进洞,行一里许,但见砏岩四伏,怪石高悬,奇岩兀立,犹如伏龙蛰兽。
    2、 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有的错落成桥,有的兀立如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
    3、 著名的“对语石”,双石峭拔,兀立山麓,一高一低,形如两人窃窃私语,形态逼真。
    4、 李白、杜甫、王维以及其他诗人的诗词兀立在荣光宝殿之上。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