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嘉遯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嘉遯

词典「嘉遯」详细解释释义

嘉遯详细解释

【 嘉遯 jia dun 】

  • 亦作“ 嘉遁 ”。旧时谓合乎正道的退隐,合乎时宜的隐遁。

    《易·遯》:“嘉遯贞吉,以正志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在乾之姤,匿景藏光,嘉遁养浩,韜韞儒墨,潜化傍流,畅于殊俗。” 宋 范仲淹 《祭吕相公文》:“辞去台衡,命登公衮,以养高年,如处嘉遁。” 明 许潮 《武陵春》:“盖世有肥遯,有嘉遯,有吏遯,若吾辈又所谓玄遯者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七章:“是以士大夫跼迹全生,见几远害。或厉操幽栖,高情避世,是曰嘉遁。”

  • 嘉遯例子

    【 嘉遯 jia dun 】

    1、翁听柔要做事,就说:“我有句话劝你。
    2、 翁夫妇又问柔每天什么时候回来,平常吃些什么菜,女用人做菜好不好,要多少开销一天,一月要用几担煤球等等。
    3、 翁夫妇骂阿丑,柔忙说没有关系。
    4、 柔照上的脸差不多是她理想中自己的脸,翁见了喜欢,方老太太也几次三回戴上做活的眼镜细看。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