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难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国难

词典「国难」详细解释释义

国难详细解释

【 国难 guo nan 】

  • 国傩。古指国家驱逐疫鬼之官,又名方相氏。难,通“ 儺 ”。

    《礼记·月令》:“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 郑玄 注:“此难,难阴气也。”按,傩,驱逐疫鬼谓之傩。

  • 国家的危难。

    《汉书·翟方进传》:“方今宗室衰弱,外无彊蕃,天下倾首服从,莫能亢扞国难。”《南史·徐文盛传》:“﹝ 文盛 ﹞闻国难,乃召募得数万人来赴, 元帝 以为 秦州 刺史,加都督,授以东讨之略。” 宋 文天祥 《<指南录>自序》:“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 明 王猷定 《己亥七月移家卢家堡舟中即事》诗:“国难轻妻子,时危重甲兵。” 廖仲恺 《致饶潜川黄德源曾允明等函》:“ 中山先生 鱼日乘兵舰归 粤 ,整军经武,以靖国难。”

  • 国难例子

    【 国难 guo nan 】

    1、国难
    2、 国难靡止。
    3、 有家难奔, 有国难投。
    4、 但是如果这两个途径都不为国会采纳,而国难燃眉依旧,我将义不容辞承担我应负的责任。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