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轨迹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轨迹

词典「轨迹」详细解释释义

轨迹详细解释

【 轨迹 gui ji 】

  • 亦作“ 轨跡 ”。途径。

    汉 贾谊 《新书·保傅》:“ 秦 之亟絶者,其轨迹可见也;然而不避,是后车又覆也。”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故轨跡夷易,易遵也。” 郭沫若 《沸羹集·序<念词与朗诵>》:“但这变化是循着一定的轨迹而前进,却是毫无可疑。”

  • 犹故辙,往迹。

    《汉书·刘向传》:“遵衰 周 之轨迹,循诗人之所刺。”《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大王袭先帝轨跡,亦兴於 汉中 也。”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忠存轨迹,义形风色。”《宋书·礼志三》:“ 太祖文皇帝 以启遘泰运,景望震凝,采乐调风,集体宣度,祖宗相映,轨迹重暉。”

  • 指轨道。参见“ 轨道 ”。

  • 数学名词。某点适合一定的条件而运动时,它所通过的全部路径叫做这点的“轨迹”。

  • 见“ 轨迹 ”。

  • 轨迹例子

    【 轨迹 gui ji 】

    1、行星的轨迹呈现出规律重复的环形。
    2、 比如,我们来想像一下我们如何计算飞行中的棒球的轨迹,从而预测出落地的地点。
    3、 飞行轨迹不是和地球相交,就是离开地球而进入宇宙空间。
    4、 地球表面的弯曲度把微波的直线轨迹限制到30英里左右。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