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伏罪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伏罪

词典「伏罪」详细解释释义

伏罪详细解释

【 伏罪 fu zui 】

  • 服罪;认罪。

    《史记·循吏列传》:“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 彭 遂伏罪,一州称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妇不知此事先为所侦,遂惶骇伏罪。”

  • 过去未暴露的罪行。

    《汉书·元后传》:“是岁, 新都侯 莽 告 长 伏罪与 红阳侯 立 相连, 长 下狱死, 立 就国。” 颜师古 注:“伏罪谓旧罪阴伏未发者也。”《东观汉记·北海靖王刘兴传》:“县吏 张申 有伏罪, 兴 收 申 案论,郡中震慄。”

  • 伏罪例子

    【 伏罪 fu zui 】

    1、你虽为别人而去偷窃,你自己仍应伏罪
    2、 伏罪
    3、 阴恶伏罪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