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蜻蜓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蜻蜓

词典「蜻蜓」详细解释释义

蜻蜓详细解释

【 蜻蜓 qing ting 】

  • 亦作“ 蜻蝏 ”。昆虫名。身体细长,胸部的背面有两对膜状的翅,喜生活在水边,捕食蚊子等小飞虫。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五月五日埋蜻蜓头於西向户下,埋至三日不食,则化成青真珠。” 唐 王建 《戴胜词》:“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 清 恽敬 《<听云楼诗钞>序》:“夫人之耳不可执,不可恃也,蚁动而以为牛鬭,蜻蝏翼而以为曳大木,震雷发乎前而聋者不闻。” 冰心 《寂寞》:“你看那边水上飞着好些蜻蜓,一会儿要下雨了。”

  • 指仿蜻蜓状制成的发钗。

    五代 张泌 《江城子》词之二:“緑云高綰,金簇小蜻蜓。”

  • 蜻蜓例子

    【 蜻蜓 qing ting 】

    1、“四号蜻蜓
    2、 做调查工作不能蜻蜓掠水, 要深入实际。
    3、 皮埃尔象小孩似地去寻找水塘里有什么蜻蜓、蝾螈、火蛇没有。
    4、 处于未完全发育截断的昆虫的幼虫(如蜻蜓或蜉蝣)。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