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棋局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棋局

词典「棋局」详细解释释义

棋局详细解释

【 棋局 qi ju 】

  • 亦作“棊局”。棋盘。古代多指围棋棋盘。

    《急就篇》卷三:“棊局博戏相易轻。” 王应麟 补注:“所以行棊谓之局。”《文选·韦昭<博弈论>》“枯棊三百,孰与万人之将” 李善 注引 三国 魏 邯郸淳 《艺经》:“棊局纵横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棊子各一百五十枚。”按, 唐 以前围棋棋局之制如此,今则纵横各十九道,合为三百六十一道。《晋书·天文志上》:“天员如张盖,地方如棊局。” 唐 杜甫 《江村》诗:“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 指弈棋。

    《后汉书·张衡传》:“ 弈秋 以棊局取誉, 王豹 以清謳流声。” 宋 苏轼 《司马君实独乐园》诗:“樽酒乐餘春,棋局消长夏。”

  • 指在棋盘上布子的形势。

    《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这四句诗,是把棋局比着世局。”

  • 比喻世局。

    清 汪懋麟 《就斯詹事引疾乞归》诗:“似君骨相宜廊庙,漫拟 严光 一辈人。世事浑如百折滩,纷纷棋局肯休官。”

  • 棋局例子

    【 棋局 qi ju 】

    1、总是毫无例外地这样安排好棋局的。
    2、 他向前走后棋, 直逼对方的王棋(於国际象棋棋局中).
    3、 先是24秒钟响前无路可突的绝境中,骗了小王子一个阻挡犯规,而得以保住控球权——这好像是这盘失衡的棋局中所仅能找到的一个棋筋。
    4、 置身其中,鏖战前线,在一个选区范围内冲锋陷阵,往往看不到大棋局的变幻。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