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纳谏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纳谏

词典「纳谏」详细解释释义

纳谏详细解释

【 纳谏 na jian 】

  • 接受规劝。多指君主接受臣下进谏。

    《国语·晋语八》:“纳諫不忘其师,言身不失其友。”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大赦制》:“纳諫如响,任贤勿疑。”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臣以进言为忠,君以纳諫为圣。”《前汉书平话》卷中:“任用贤士,纳諫如流。”《清史稿·高宗纪》:“ 锦县 生员 金从善 ,以上言建储立后,纳諫施德,忤旨,论斩。”

  • 向君主进谏。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及王之徵也, 吉 遂 又数纳諫,王不能用,遂至於废。”

  • 纳谏例子

    【 纳谏 na jian 】

    1、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胜过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
    2、 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胜过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
    3、 传4:13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过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