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兰亭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兰亭

词典「兰亭」详细解释释义

兰亭详细解释

【 兰亭 lan ting 】

  • 亭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

    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 羲之 作《兰亭集序》。

  • 指《兰亭帖》。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比获《兰亭》之书,世情观之,未若野人之块,不闕於世,在世为无用之物,苟适余意,於余则有用已多。” 宋 陆游 《太平时》词:“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仪 《<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鈐缝玉池上,后归 贾平章 。” 郁达夫 《寄映霞》诗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传,苦无椽笔写《兰亭》。”

  • 见“ 兰亭春 ”。

  • 兰亭例子

    【 兰亭 lan ting 】

    1、兰亭,因王羲之与《兰亭序》而闻名于世,书法活动长盛不衰。
    2、 兰亭集诗
    3、 兰亭
    4、 兰亭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