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俚俗

更多栏目
请输入搜索内容请输入搜索内容
俚俗

词典「俚俗」详细解释释义

俚俗详细解释

【 俚俗 li su 】

  • 世俗;民间。

    《新五代史·唐臣传·安重诲》“则具记事而入” 宋 徐无党 注:“‘记事’,若今学士院諮报,今士大夫间以文字相往来谓之‘简帖’,俚俗犹谓之‘记事’也。” 宋 苏辙 《和子瞻新居欲成》诗之一:“伏腊便应随俚俗,室庐闻似胜家山。”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此必无之事,特一时俚俗传闻,易於耸听; 香山 竟为诗以实之,遂成千古耳。”

  • 粗俗,不高雅。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南部烟花録》,文极俚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说稗·儿女英雄传》:“﹝此书﹞似迂拘,而实通达;似俚俗,而实尔雅。” 茅盾 《一个女性》:“她疑惑自己是变得俚俗了,但又自己分辩着: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 俚俗例子

    【 俚俗 li su 】

    1、他在茅屋里或山中,正象在自己的家里,他知道用最俚俗的方言去说明最伟大的事物。
    2、 这种尚俗观小说批评在明代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语言论上,出现了由“近俗”,“俚俗”到“通俗”的变化;在题材论上,存在由“俗趣”到“俗情”的变迁;在社会作用论上,有“娱俗”、谕俗”之分。
    3、 俚语表达形式;俚俗的讲话。
    4、 俚俗不堪

    词典最新查询

    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 邮箱 mobile 鄂ICP备2022019829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383号